一鸣文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谶纬之学流传了两百多年,对古文经学家的侵蚀也非常厉害,这从古文经学的鼻祖刘向、刘歆父子的著述中就能看出来,而刘歆为了帮助王莽篡国,更是公开宣扬符瑞谶纬,所以很大一部分古文经学家也研习谶纬,马融、郑玄、蔡邕、卢植等古文经学大家都是谶纬学的高手,但是,在对待谶纬学的态度上,以马融、郑玄为代表的和以蔡邕、卢植为代表的古文经学家们却完全不一样。马融、郑玄精通谶纬,认为谶纬有害于经学和社稷,应该予以禁止,而蔡邕和卢植却予以认同。

在明堂制度上,蔡邕还著有《明堂论》,他在书中说得非常详细,认为明堂是德治王政的象征,明堂祭祀和布政作用相统一是建立在天人感应的学说上,对九室明堂制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肯定。

这就是丞相蔡邕大人和朝中诸多大臣旗帜鲜明地反对五室明堂制的重要原因。

三雍要建,明堂制度要确定,不能久拖不决,长公主为此书告郑玄、胡昭、王剪等各地鸿儒名士,请他们于年底前赶到长安,就明堂制度一事展开辨议,以便朝廷决定采取何种制度重建三雍。

现在长公主犹豫不决,无从取舍。丞相蔡邕等公卿大臣坚持九室明堂制。李玮、崔琰、郗虑等大臣坚持五室明堂制。还有一部分大臣立场不坚决,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处在摇摆之中,其中太傅杨彪最为典型。

以杨彪的资历和声望,他支持那一边显然会对朝廷的决策产生重要作用。关西杨家是今文经学世家,到了杨彪这一代,因为古文经学渐渐复兴,杨彪也开始研习古文经学,他算是一位兼学今、古文经学的大家。杨彪如果支持五室明堂制,他就要和自己的家族作对,同宗杨奇、杨懿和很多杨阀的门生故吏肯定要和他反目成仇。冀州崔家已经因为此事内讧了。崔烈的儿子崔均、崔琰的弟弟崔林都是研习今文经学,而崔琰却师从郑玄,学的是“新经”,家族内部发生激烈争论,谁也说服不了谁,最后兄弟反目,翻脸了。杨彪老于世故,他不愿意让此事影响到杨阀的团结,于是故伎重施,又是腿疾犯了,又是小中风了,总之不上朝了,也不说话了,闭门不出。

以大司马大将军李弘为首的北疆武人是朝堂上最大的一股力量,这股力量在明堂制度上的立场完全可以影响朝廷决策,但北疆武人和过去一样,在有关政事,尤其是这类牵扯到学术、礼制、国策等大事上,采取了一贯的沉默态度。这其中还有个很有趣的现象,当朝堂上的争论发生后,几乎所有的北疆武人都回家埋头看书,有的还到和自己关系亲密的北疆大吏府上虚心请教。说句实话,对于“今礼”、“古礼”的争论来由和其背后所蕴含的对国祚命运的深远影响,他们的确不清楚,虽然大家都知道“三雍”、“明堂”关系到本朝礼制,但这个礼制对国政策略、对社稷兴亡有多大的作用,他们并没有清晰而正确的认识。

这些年,李弘、鲜于辅、徐荣、张燕等人无时无刻不在督促北疆武人研习经文,增加学识,同时,他们自己也在利用一切机会学习,但会读经文和理解经文是两回事,理解了经文,掌握了经文的精髓,再把这些精髓运到到朝政实践中又是另外一回事,这其中是有天壤之别的。像张温、皇甫嵩、卢植、朱俊这些出则为将,入则为卿的大臣,本来就是凤毛麟角,他们算是人中龙凤,一代也出不了几个。他们在得到朝廷重用之前,也都治理过州郡,参予过朝政决策,从政了很长时间,有丰富的治国经验。他们奋斗了一生、努力了一生,最后才功成名就。

北疆武人一直在各个战场上征战,除了鲜于辅、徐荣、张燕等少数人外,很少有人得到过治理州郡的机会,对政事,尤其是事关财赋收入的比如田制、赋税、盐铁等具体事务,更是一无所知,所以他们即使读了经文,在晋阳大学堂里学了很多治国之术,但他们没有实践的机会,没有经验,要想在朝堂上立足,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相反,北疆的士人,尤其李玮、谢明、田畴、田豫这些人,因为很早就参予治理州郡,他们学以致用,十几年来,他们在稳定北疆,在推行新政的过程中,在张温、崔烈等一帮老大臣的指导下,获得了极其丰富的治国经验,已经在朝堂上牢牢站稳了脚跟。

这次北疆武人保持沉默,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在内、外朝激烈交锋的时候,北疆武人算是朝堂上的平衡力量,不便激化矛盾,另外一部分原因却是因为自身学识有限,想插嘴都无从插起。这件事对北疆武人的刺激很大,会打仗不行,会读经文不行,知道治国的道理方法也不行,必须要有渊博的学识,必须要有丰富的治国经验,否则到了朝堂上,只能尴尬地站在一旁,像个白痴一样任人摆布。

北疆武人最早师从大儒王剪、襄楷、蔡邕、许劭、赵岐等大儒,学的是古文经学,他们从大儒王符的《潜夫论》里,学到了治国策略和治国方法,这对他们影响非常大。后来郑玄到了北疆后,他们开始学习“新经”,曾在邯郸、晋阳大学堂亲自聆听郑玄、胡昭等大儒的授课,受益匪浅。这次,他们则大开眼界,朝堂上激烈而精彩的辩论仿佛给他们打开了一道通向儒学殿堂的大门,他们突然发现,原来礼制、儒学、国政、国策、国祚命运竟然是密不可分的一体,其中的精彩和玄奥要远远胜过战场上的博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汉帝国风云录请大家收藏:(www.ymwx.org)大汉帝国风云录一鸣文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一鸣文学推荐阅读: 吾乃大皇帝承包大明练习生从徒手劈砖开始移明皇帝特种兵之血色獠牙抗日之浩然正气少年大将军明朝假太监扶明录最强特种兵之龙魂明朝败家子寒门宰相唐朝好地主猛卒盛唐血刃重生之老子是皇帝抗战之火线精英千钧北宋投机者乾隆朝的造反日常史上最强崇祯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一胎三宝:毒医娘亲不好惹兴宋南宋刑狱司大唐一品异界烽火录贰烽云再起红楼毒士大唐逍遥驸马爷入赘为皇上大秦:开局秦始皇上门认亲三国之巅峰召唤重装军火商穿越三国:这个阿斗不用扶小生真不是书呆子极品奴才三国之在祀与戎渔色大宋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徒谍海鸳鸯刀水浒之诸天万界渔网三国突起铁齿铜牙之皇太子永琏带着商城混大唐抗日三部曲之杀猪匠汉祚龙兴关于我重生古代发展科学这件事开局求娶黄月英寒门状元梦回大明春
一鸣文学搜藏榜: 大明:开局认朱元璋作爷爷!抗战之开局让少帅下跪特种兵之超级打卡系统抗战从伪装者开始在士兵突击开始二次军旅生涯吾国有秦我在明朝当皇帝北宋投机者大明太师三国美人异传一品唐侯三国之黄巾神将从我是特种兵开始签到穿越一八五三扶唐回到明朝当太子唐颂天下抗日之铁血兵魂终极战争公子风流大明第一臣前方之路不迷茫总有刁民要害我闯关东,我成了朱传文抗战之无双战将国色生枭特种兵之陪练无敌三国之新霸主抗日之烽火系统乱世栋梁大宋猛虎盛唐神话我的老婆是皇上帝国之召唤武将系统逐鹿巨唐风华三国:我败成最强猛将一抹残阳映青山穿越成太子,开局一把枪无法回避从士兵突击开始的最强兵王我在古代卖烧烤明贼神秘武将抽奖系统三国之重振北疆抗战之从亮剑开始打卡三国之公孙大帝重生宋末之山河动楚氏赘婿
一鸣文学最新小说: 我真的没想当皇帝啊红楼:曹操转生,开局杀贾珍唯我独尊之二止干戈重生农门骄李想的北宋杀手特种兵宋起波斯湾江山如此多骄铁血骠骑奉天承运边戎抗日之横扫天下大唐全才横扫三国的东方铁骑回到晚清的特种狙击手大宋极品国师开国功贼抗日之兵王纵横吕氏皇朝超级大独裁者大周权相远征军之溃兵兄弟明末资本家血帅猎日神刀三国之天下霸业极品皇帝纵横三国之我是张辽抗日之精英特战队盗宋终极战争逐鹿明贼燃烧的海洋张辽新传混在五代当皇帝明末朱重八大唐之理工天下唐农祸害大清闯王李自成新传本草王最强战兵重生之大科学家大明小皇帝宋风战争之父唐骑回到明朝去闯荡一世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