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鸣文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不过,经过了这几年的掠夺,淳于家现在每年运输到长安城的奴仆数量,已经开始下降了。倭国等地也开始加强了这方面的管制,作为替代,我觉得可以让淳于家把今后的重心放在天竺上面。

到时候让东海渔业登州造船作坊专门给淳于家制作一批运输奴仆的海船,只要出海一趟,就可以运回来上万人。这要是每个月都有几趟这样的海船回来,肯定可以大大的缓解我大唐的人口压力。

毕竟这些人口,都是壮劳力,直接就可以下地帮忙干活。到时候前往镇北道的农户,朝廷每家给他们配备两名奴仆,一定可以吸引许多人前往。”

关中道现在本身人口就比较紧缺,哪怕是移民前往镇北道,李忠也觉得不可能让每一个人都去种植土豆,那样也种植不了多少面积。

这个时候,自然就需要各种各样的奴仆去帮忙。

一家配备两个,这只是朝廷赠送的,实际上要想把牧场和土豆中指规模提升,每家哪怕是有二十个奴仆,都是有用武之地的。

那些天竺人要是来到了镇北道,人生地不熟的,根本就不怕他们逃跑。

再说了,大唐虽然把他们搞过来干活,但是饭还是管饱的,并不会刻意的去殴打他们。

到时候再配合教育部在各地设立的学堂的宣传,等到这些奴仆的下一代成长起来之后,慢慢的就会忘记自己是个天竺人了。

“李忠,你这个主意要是在朝会上抛出来,估计礼部那些人肯定要跳脚了。不过,朕倒是觉得有点可行,不过天竺离大唐实在太远了,为什么不考虑南洋的那些百姓呢?”

李世民也不是那种迂腐的人,只要是有利于大唐发展的事情,哪怕是手段不是那么光明,他也是不介意的。

“南洋百姓自然也是可以的,但是这几年,蒲罗中城的发展已经吸纳了大量的南洋百姓,潜力已经被挖掘的差不多了,要继续把他们搞到镇北道去,可能效果远远没有天竺人来的合适。

陛下,那天竺,可是有几千万人呢。哪怕我们只是搞个一百万人回来,也能让镇北道变成大唐繁华的一个新的道府,让草原成为大唐的牧场,解决子孙后代的威胁。”

李忠说完这话,还转头看了看坐在角落里学习处理政务的李治。

而正是李忠最后的这一句话,让李世民下定决心采纳这个建议。

在李世民看来,就以李治那个软弱的性格,如果要面对草原上的胡人的袭扰,他还真是不知道李治能不能搞得定呢。

与其这样,不如把这个问题在自己手中的时候就给彻底解决掉。

“那个淳于家做惯了这一行,既然你觉得天竺很有潜力,那就让淳于家把发展重心放在天竺;除此之外,我记得西北贸易在凉州也养了一帮人专门在草原上捕奴,既然如今要把重心转移到天竺,那么这些经验丰富的人手也不要浪费了,让他们也安排一帮人手去天竺,看看能不能尽快的搞一批仆人回到大唐。

当然,到时候这些仆人我们不合适直接赏赐给移民的百姓,不过我们可以给移民的百姓一些补贴,然后用这些补贴来购买这些奴仆。

总之,我们不仅要打消百姓去镇北道的顾虑,还要让他们对前往镇北道充满期待。”

伴随着李世民的这个决定,今后从大唐前往天竺的航线,注定要变得繁忙。

而见识了贩卖奴仆带来的利润之后,想必长安城里头的那些勋贵,肯定会有人动心的。

文官的话,可能会顾忌到面子,想做一些事情,又要立牌坊,所以可能直接参与的不会很多。

但是那些武将就不一样了,只要看到了利润,看到了朝廷的支持态度,肯定一窝蜂的都会往天竺而去。

这几乎是无本的买卖啊,为什么不做?

“嗯,属下马上就去安排!想必今年内,第一批从天竺而来的奴仆,就能出现在镇北道了。”

……

五合居中,礼部员外郎徐孝德长舒了一口气。

“文掌柜,这一次还好听了你的劝说,要不然前几天《海上旅行故事集》售卖的那么火爆,我的《礼仪故事》撞上去的话,肯定就要头破血流,到时候根本就不会有人去关心了。”

如今的纸张成本下降了,印刷成本也下降了,许多的官员和勋贵都想著书立说。

至于以写书为生的落魄书生,自然就更加热衷于找人帮忙出书了。

徐孝德的官职虽然不算高,但是他女儿在宫中很受宠爱,外面自然也有不少人想要走他这个“国丈”的路线。

所以哪怕是明知道徐孝德编写的《礼仪故事》很一般,文启明都愿意帮他出版,甚至还垫钱多印刷了几千本。

“徐侍郎,您谬赞了!说起来,这《海上旅行故事集》的发行,其实也算是给长安城的书市做了一把贡献,让更多人愿意走进书铺去看一看,买上基本自己感兴趣的书籍。

如今这一波热潮已经差不多过去了,我们的《礼仪故事》再上市,就不用担心受到它们的影响了,甚至还能因为他们的影响,吸引更多的人进来购买呢。”

文启明哪里敢在徐孝德面前托大?

自己只不过是长安城里一个书铺的掌柜。

虽然在楚王府的推动下,商人在大唐的地位有了非常大的提高。

但是再怎么提高,商人终究是商人,在大唐这片土地上,是不可能真正的超过官员的。

“再等几天,我看《海上旅行故事集》已经在各个书铺都能买到了,慢慢的每天的销量也变少了,到时候我们的《礼仪故事》再顺利的推出,就不怕遇到什么对手跟我们抢风头了。”

自己写的书到底怎么样,徐孝德心中还是有数的。

不过,到了他这个年纪,脸皮足够厚,只要出书对自己有好书,,他就会厚着脸皮去出。

哪怕是自己掏腰包,也可以考虑。

毕竟,这些成本,最终都能通过其他方式收回来的。

“嗯,我看最多等一个星期,就可以正式上市了。这几天,我先安排一些预热的手段,让大家先好好的感受一把徐侍郎您的大作的风采。”

长安城中,非常出彩的好书,每年就那么几本。

只要不碰到《海上旅行故事集》这样的爆款,文启明就有信心让徐孝德的书籍“热销”一把。

到时候徐孝德跟人介绍自己的时候,就多了一项内容了。

而宫里头的徐惠,要帮自己父亲谋官位的时候,也可以多一些底气和理由。

“好,那就麻烦你了,我都听你安排!”

徐孝德满脸笑容的又跟文启明干了一杯!

酒桌上面,一时之间,可谓是宾主尽兴。

喜欢大唐孽子请大家收藏:(www.ymwx.org)大唐孽子一鸣文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一鸣文学推荐阅读: 吾乃大皇帝承包大明练习生从徒手劈砖开始移明皇帝特种兵之血色獠牙抗日之浩然正气少年大将军明朝假太监扶明录最强特种兵之龙魂明朝败家子寒门宰相唐朝好地主猛卒盛唐血刃重生之老子是皇帝抗战之火线精英千钧北宋投机者乾隆朝的造反日常史上最强崇祯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一胎三宝:毒医娘亲不好惹兴宋南宋刑狱司大唐一品异界烽火录贰烽云再起红楼毒士大唐逍遥驸马爷入赘为皇上大秦:开局秦始皇上门认亲三国之巅峰召唤重装军火商穿越三国:这个阿斗不用扶小生真不是书呆子极品奴才三国之在祀与戎渔色大宋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徒谍海鸳鸯刀水浒之诸天万界渔网三国突起铁齿铜牙之皇太子永琏带着商城混大唐抗日三部曲之杀猪匠汉祚龙兴关于我重生古代发展科学这件事开局求娶黄月英寒门状元梦回大明春
一鸣文学搜藏榜: 大明:开局认朱元璋作爷爷!抗战之开局让少帅下跪特种兵之超级打卡系统抗战从伪装者开始在士兵突击开始二次军旅生涯吾国有秦我在明朝当皇帝北宋投机者大明太师三国美人异传一品唐侯三国之黄巾神将从我是特种兵开始签到穿越一八五三扶唐回到明朝当太子唐颂天下抗日之铁血兵魂终极战争公子风流大明第一臣前方之路不迷茫总有刁民要害我闯关东,我成了朱传文抗战之无双战将国色生枭特种兵之陪练无敌三国之新霸主抗日之烽火系统乱世栋梁大宋猛虎盛唐神话我的老婆是皇上帝国之召唤武将系统逐鹿巨唐风华三国:我败成最强猛将一抹残阳映青山穿越成太子,开局一把枪无法回避从士兵突击开始的最强兵王我在古代卖烧烤明贼神秘武将抽奖系统三国之重振北疆抗战之从亮剑开始打卡三国之公孙大帝重生宋末之山河动楚氏赘婿
一鸣文学最新小说: 我真的没想当皇帝啊红楼:曹操转生,开局杀贾珍唯我独尊之二止干戈重生农门骄李想的北宋杀手特种兵宋起波斯湾江山如此多骄铁血骠骑奉天承运边戎抗日之横扫天下大唐全才横扫三国的东方铁骑回到晚清的特种狙击手大宋极品国师开国功贼抗日之兵王纵横吕氏皇朝超级大独裁者大周权相远征军之溃兵兄弟明末资本家血帅猎日神刀三国之天下霸业极品皇帝纵横三国之我是张辽抗日之精英特战队盗宋终极战争逐鹿明贼燃烧的海洋张辽新传混在五代当皇帝明末朱重八大唐之理工天下唐农祸害大清闯王李自成新传本草王最强战兵重生之大科学家大明小皇帝宋风战争之父唐骑回到明朝去闯荡一世吉祥